導語:
當疾病來臨時,普通大眾怎么做才能應對疾病沖擊?重癥醫學科專家薄世寧著書講透危急時刻關鍵決策,該書上市以來連續斬獲三項重磅大獎。
2024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由磨鐵策劃出版,北醫三院重癥醫學科專家薄世寧醫生所著的《命懸一線,我不放手》獲評2023年度“中國好書”,此前,本書已經連獲第十九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2023年度央視精選“十大好書”等2項出版行業重量級大獎。
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醫師,國家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現場處置指導專家,在危重醫學科一線工作22年,成功救治大量危重病例。《命懸一線,我不放手》中,他將20多年奮戰在臨床生死一線的經歷,凝聚在19個真實故事中,詮釋了19個主題,這些故事中有面對疾病的逃避與抗爭,有親人的不舍和愧疚,還有危難時人性的幽暗與光輝。
三項重磅大獎加持 《命懸一線,我不放手》廣受各界好評
2024年2月,央視《讀書》欄目公布了由專家學者評選出適合大眾閱讀的年度“十大好書”和“十大童書”榜單,《命懸一線,我不放手》入選2023年度精選“十大好書”。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讀書》欄目是一檔向大眾分享好書的欄目,它用豐富的電視手段傳遞書中的精華和信息,請愛書人在節目中與觀眾分享讀書的快樂,解讀和推薦好書,帶動民眾讀書好、好讀書。
蒲世寧醫生在領獎時說道:“我經歷了上萬場的生死救治,我總結了19個命懸一線我不放手的案例,我希望大家能夠思考,當我們遇見這些危機時,該如何抉擇,如何更好地活著,如何更好地愛與被愛。”
2024年4月19日,第十九屆文津圖書獎在國家圖書館發布,《命懸一線,我不放手》從近2500種入圍圖書中脫穎而出,獲得科普類圖書大獎。
文津圖書獎是國家圖書館主辦并聯合全國圖書館界共同參與的公益性圖書獎項,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19屆。文津圖書獎評選每年舉辦一次,參評圖書側重于能夠傳播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公眾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人文素養的普及性圖書。
在文津圖書獎官網上,評委如此評價《命懸一線,我不放手》:“這本書深入探討了ICU中的生與死,展示了醫生、護士和患者家屬在極端條件下的決策過程和情感掙扎。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在生死面前的脆弱與堅強,提供了對生命意義的深刻反思,還有對醫患關系和人文關懷的深刻探討。”
2024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命懸一線,我不放手》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全民閱讀大會·2023年度中國好書》中獲評“中國好書”。
節目《中國好書》創辦于2014年,在中宣部指導下,經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組織專家評選,是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優秀圖書推薦活動。“中國好書”獎以“為好書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書”為宗旨,每年舉辦一屆,受到國家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并被市場和讀者充分認可,成為全民閱讀活動重要品牌和出版界文化界盛事。
在《全民閱讀大會·2023年度中國好書》中,《命懸一線,我不放手》獲得了這樣的評價:“在這里的每分每秒,每個細節都關乎生死。薄世寧,北醫三院的重癥醫學科專家, 22 年參與救治的危重病例上萬例,每一天都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在這里,每一次生與死的博弈,都是對人性和醫學的挑戰。
這里有對疾病、對生命、對死亡的深刻思考,一次次求索探尋,一次次叩問內心,不斷堅定自己的答案。相信光,才會看見光。不放手,是醫學給予生命的最高禮遇。”
重癥專家以ICU親歷凝結一部生命關懷之書 內容扎實動人
作者以醫學科普和人文敘事雙重視角,還原ICU真實緊急的救治過程,科普危重癥醫學常識,探討當我們面臨疾病沖擊時,如何做好生死攸關的關鍵決策:省錢還是保命、放棄還是堅守、如何做最優決策、如何建立醫患信任等。這本書不僅是一位醫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體悟,更是讓大家重新認識事關生死的困境與危機,并從中尋求更好的應對方式。
在出版過程中,磨鐵與作者共同打磨,精選了19個薄世寧醫生從業經歷中印象最為深刻的真實的故事,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的意義。每一個人的一生必將面臨一次不可治愈,在危機面前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愛自己、愛他人,是我們永遠的課題。這本書有思考,有溫度,也終將幫助每個翻開它的人讀懂生命與希望。
(來源:News快報)
本文鏈接:http://m.bbbearmall.com/news-222467.html423“世界讀書日”斬獲2023年度“中國好書”獎